沂蒙精神是凝心聚力的优秀政治文化(赵长芬)

发表时间:2019-03-13 08:10阅读次数:
        沂蒙精神形成于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以红嫂精神、支前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为主要代表,它蕴含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和党政军民亲如一家的光荣传统,它一经形成,便在历史长河中发挥着无穷的政治文化魅力,具有显著的政治文化价值。
         一、政治文化概念释义
         对政治文化的概念,理论界存在不同的理解维度。一是侧重从文化视角阐释,认为政治文化是指文化的政治方面,是社会大文化范畴的一部分,如法国学者莫里斯·迪韦尔热就认为政治文化一般是指文化的政治方面,他们本身也组成一个系统的整体。二是侧重从政治学的视角,把政治文化看成一种特殊的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如美国学者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提出:每个政治体系都表现为一个特定的政治行为模式,这个特定模式就是这个政治体系的政治文化。不论从哪个视角来理解政治文化,它都不是政治与文化的简单耦合,而是“在文化、政治与历史长期稳定基础上形成的,支配和制约人类各种政治制度、政治规范、政治行为的政治观念体系。它由属于本体结构的政治心理、政治意识、政治行为三大层次共同组成。”政治文化具有阶级性、社会性、稳定性、区域性等特点。一定区域的政治文化,凝聚着某一地区人民对政治活动的认知和感受,蕴含着他们最深层的政治追求和政治行为准则。
         二、沂蒙精神是优秀政治文化
         沂蒙精神就是一种具有区域性的政治文化,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以沂蒙山区为中心的鲁东南地区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相互信任,逐步砥砺而形成具的具有时代特色的观念体系和精神力量。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基本内涵的沂蒙精神是一面政治旗帜,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一心为民的价值取向和人民群众相信党、热爱党,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这面旗帜极大地影响了几代沂蒙人的政治认知、政治信念和政治情感。
         沂蒙精神反映了沂蒙人民积极向上的政治心理。政治心理是人们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政治生活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信念等。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党为沂蒙人民谋解放,沂蒙人民逐渐从传统的政治认知和朴素的阶级情感转化为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坚定政治信念。先进政治信念的力量,使战争年代千万沂蒙儿女以顽强意志克服了战争和饥饿,以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以“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彻底决心与党同心同德共患难。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沂蒙人民不等不靠,坚持党的政治路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整山治水、脱贫致富,坚定信念、开拓奋进,创造了气壮山河的人间奇迹。沂蒙人民由原来的愚味冷漠,到后来的爱党爱军,再到今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充分自信,沂蒙精神所折射的沂蒙人民深层的政治心理结构比物态的政治文化更恒久,其价值功能更强大。
         沂蒙精神反映了沂蒙人民先进的政治意识。政治意识,主要是指政治思想、政治观点,以及对于政治现象的态度和评价。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沂蒙地区的传播,奠定了沂蒙人民红色信仰的基础。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就出生于沂蒙山区,他影响和带动了一批有志青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提高了群众的革命觉悟。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山东党政机关、华东局机关等在沂蒙大地长期驻扎,沂蒙人民逐步扬弃了传统政治观,普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影响下,沂蒙人民迸发出高涨的革命热情,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参与革命、支援革命,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忠于革命忠于党的政治品格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爱党爱军”是沂蒙红嫂、沂蒙母亲、沂蒙六姐妹等沂蒙人民用奶水、煎饼、小米养育几十万人民军队,对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矢志不渝、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懈追求和对共产主义事业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现已经成为沂蒙人民稳固的政治意识和优良的政治传统,已经内化成了一代又一代沂蒙人民的思想自觉。
         沂蒙精神反映了沂蒙人民自觉的政治参与。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用小车推动了历史,用乳汁养育了革命,用血肉之躯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贡献。“沂蒙红色文化体现为大众性、平民性、基层性,是一种‘人民型’的红色文化。”沂蒙山区是全国持续时间最长、最艰苦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为了革命的彻底胜利和人民解放,沂象人民积极参军参战,集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革命洪流中,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当时沂蒙根据地420万人口,有120万人拥军支前,20多万人参军参战,10多万烈士革命先烈牺牲在这片土地上。沂蒙大地“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沂蒙人民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革命胜利的英雄凯歌。特别是沂蒙红嫂这个特殊群体,在血与火的岁月里,她们送子,送郎参军,缝军装、做军鞋 ,磨面烙煎饼,抬担架、救伤员,迸发出投身革命、献身革命洪流的深切情感和高度自觉。
         “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折射出鱼水情深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军民关系,归根结底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价值观,政治路线和政治情感的直接体现。沂蒙精神具有潜移默化的社会感染力,沂蒙精神所蕴含的政治文化价值是厚重的,是恒常存在的。
         三、沂蒙精神的政治文化价值
         政治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参与现实政治生活过程的经验积累,它既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它对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行为具有巨大的精神支配作用。沂蒙精神虽然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但它仍然具有重要的政治文化价值,是人们政治活动的重要精神动力。新时期,大力弘扬沂蒙精神:
         (一)有助于培育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广泛凝聚政治共识
        从根本上讲,政治文化属于政治价值系统。在整套政治价值系统中,政治意识形态居于统帅的、主导的地位。“意识形态是具有符号意义的信仰和观点的表达形式,它以表现、解释和评价现实世界的方法来形成、动员、指导、组织和证明一定的行为模式或方式,并否定其他一些行为模式或方式。”政治意识形态反映人们对政治活动规律的认识和主张,是人民群众对政治所达成的共识,对人们的政治行为有直接指导作用,它是政治合法性最主要的保障,是政治认同最持久的因素。在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经历了减租减息、拥军参战、土地改革运动之后,沂蒙人民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高度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自觉。沂蒙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沂蒙人民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成果,是党的政治路线的生动体现。沂蒙精神与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具有同质性,同样具有引领、粘合价值观和凝聚政治共识的重要功能。沂蒙精神以其定型的政治文化品格对社会成员起着俘获政治认同的效应,仍然是党扎根社会、引领社会、整合社会的重要精神动力。当前,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速推进,“多元性导致的政治信仰空虚、价值取向多元化、政治参与热情降低等政治文化的特性,使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及其整合或构建困难重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挖掘并实现沂蒙精神等革命精神的政治文化价值,有助于坚定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增强社会政治认同,广泛凝聚政治共识。
         (二)有利于提高党的威望,增强全党全民的凝聚力
         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光辉典范,是党的优秀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展现。20世纪初,沂蒙地区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灾难深重,民不聊生。在遭受日寇铁蹄蹂躏的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来到沂蒙大地,传播先进思想、建立民主政权,开展反霸斗争,进行土地改革,开办文化夜校,不断实现和维护着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一心为民、求真务实的党员干部和秋毫无犯、不畏强暴的人民军队深深感召着沂蒙人民,他们与党、人民军队生死与共的革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他们以农救会、妇救会、识字班、儿童团等群众组织形式积极参与革命。沂蒙人民自发地积极地参军支前、投身革命、献身革命,充分说明了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沂蒙人民群众中有极高的威望,因为“政党的影响力取决于政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取决于公众对政党及其行为的认同。”山东党政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无坚不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沂蒙精神仍然是党引领社会、汇聚力量、维系稳定的精神纽带,大力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有利于我们党重塑执政道德,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升党的执政形象;有利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夯实执政基础,推动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优秀分子紧密地团结地党的周围,教育和激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政治生活,形成党内外共同奋斗的良好政治局面,增强全党全民的凝聚力。
         (三)有助于增强政治教育和政治激励功能,推进政治社会化
        优秀的政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沂蒙精神具有承载和传递优良政治传统的作用。这种政治文化传递,可以使个人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承前人在较长的时间中积累的政治智慧、政治信仰等。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政治社会化”。如果没有这种“政治社会化”,那么,一代又一代的新人都要“从头开始”,政治文明的发展将十分缓慢。
         政治文化起着政治社会化的重要作用,而政治教育是政治社会化最基本的途径。沂蒙精神的孕育、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政治路线社会化的过程,是广大沂蒙人民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内化为自身政治品格的过程。沂蒙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山东特别是沂蒙人民的巨大政治优势和宝贵精神财富,它突出体现了革命必胜的信念和坚定的政治理想,彰显了党与群众生死与共的政治情感,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沂蒙老区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的历史课堂,沂蒙精神是鲜活的教材。沂蒙精神所蕴含的政治价值观念,是人们社会政治生活所遵循的政治理想和政治规范的内在依据,是推动政治社会发展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一种潜在力量。弘扬沂蒙精神,有助于增强政治教育功能。同时,沂蒙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战胜任何艰难困苦、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具有重要的激励价值。政治激励是规避政治冷漠的先决条件,是政党保持鲜活政治生命力的重要保障。在沂蒙大地上,有数不胜数的感人事例和先进典型,如舍生忘死救伤员的“沂蒙红嫂”、不惜牺牲一切代价抚养好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等,他们全力支前,用小车把革命一程一程推向胜利,他们的事迹催人奋进;建国后,沂蒙大地数以万计的创业先锋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大放异彩。沂蒙人民以中华民族固有的品质和胆略,以沂蒙人民特有的坚韧和气节,敢于胜利,善于胜利,把革命热情和拼搏精神发挥到极致,他们为民报国、视死如归的赤胆忠心和迎难而上、正心励志的干劲感人至深。沂蒙精神是我们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它渗透着沉甸甸的革命传统,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推动力,是激励中国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昂扬奋进、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力量。
         结语
         沂蒙精神孕育形成于齐鲁大地、沂蒙地区,但其政治文化价值已超越地域限制,成为党和国家弥足珍贵的政治文化资源。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考察时对沂蒙精神作出高度评价,指出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在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中执政,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信息网络化迅猛发展的新时代环境中,实现治国理政的新目标,必须充分挖掘和实现沂蒙精神等革命精神的政治文化价值,最大限度地凝聚政治共识和社会力量,不断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作者系临沂大学赵长芬 未经作者和本网站同意不得转载

鲁ICP备180394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