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沂蒙精神与实现中国梦(王纪明)

发表时间:2019-03-10 08:10阅读次数:
         沂蒙精神是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形成、在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升华、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发展的革命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在革命战争时期的展现和升华,充分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精髓,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精神作为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都发挥出重要的精神支撑作用。今天,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深入探讨沂蒙精神与中国梦的联系、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的必要性,对于中国梦的实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蒙精神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十三亿中国人的梦,是党引领的体现广大人民利益的共同理想。中国梦的视野宽广、内涵丰富,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当今中国崭新的政治理想模式。沂蒙精神是山东党政军和沂蒙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共同凝造的革命精神,体现了我们党与沂蒙人民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彰显了沂蒙人民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展示了沂蒙人民艰苦创业、开拓奋进的豪迈气概,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精髓。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作为中国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沂蒙精神与中国梦必然有着内在的联系。

        (一)中国梦和沂蒙精神都体现了人民性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中国梦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责任感、使命感,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的利益需求为一切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生活。人定的梦,功如执放为民的责使命感,共同参与,实现中国梦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参与,因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每一个中国人把自己的梦想同民族的梦想统一起来,把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民族的复兴大业联系起来,这是实现中国梦永不枯竭的活水源泉。因此,中国梦充分体现了人民性。而沂蒙精神的本质特征也是人民性。沂蒙精神与其他红色革命精神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创生主体的人民性。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创生主体是党中央和人民军队,而沂蒙精神的创生主体却是沂蒙人民群众,这是沂蒙精神与其他红色精神最显著的区别。沂蒙精神的人民性在战争年代的核心理念是:革命的胜利为了人民,革命的胜利要依靠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根据地的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这些行为深深地感染教育了沂蒙民众。沂蒙人民则踊跃参军,拥军支前,为新中国的建立和人民的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沂蒙精神在现阶段的核心理念是:建设的成果是为了人民,建设的成果要依靠人民。
        (二)中国梦和沂蒙精神都体现了与时俱进
        中国梦既体现了人民的意愿,也顺应了时代潮流,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同的时代,  人民有着不同的理想追求。抗日战争时期,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解放就成为国人的梦,中国共产党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了;解放战争时期,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就成为国人的梦,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历经波折,带领全国人民终于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今天,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国情实际,把握时代脉搏,着眼未来发展,适时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沂蒙精神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同时它又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在实践中产生,又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沂蒙精神形成于革命战争时期,在当时,沂蒙人民奋勇支前,沂蒙精神主要体现为爱党爱军、无私奉献;新中国成立后,沂蒙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努力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沂蒙精神得到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为艰苦创业;改革开放以来,沂蒙人民解放思想、加快发展,沂蒙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主要体现为开拓奋进。从沂蒙精神内涵的不断发展、丰富中,也充分体现出她的开放包容、与时俱进。
         (三)实现中国梦需要弘扬沂蒙精神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沂蒙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能体现中国精神的精髓。中国精神主要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而沂蒙精神正是集中、深刻体现了这两个核心——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沂蒙精神中的“开拓奋进”充分体现了改革创新的基本思想,与改革创新有着相同的内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临沂市翻天覆地的变化更证明了沂蒙人民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风貌。沂蒙精神中的“爱党爱军”、无私奉献”则集中体现了沂蒙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怀着对党和人民军队的无比爱戴,怀着对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刻骨仇恨,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积极参军参战,冒着生命危险掩护、救治八路军伤员,冒着枪林弹雨奋勇支前;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困难时期,沂蒙人民节衣缩食,吃糠咽菜,为了向国家多交公粮;治理准河期间,沂蒙人民顾全大局,迁村让田,40多万库区农民舍弃了自己的家园,生活跌到了贫困线以下.....沂蒙人民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最集中、最本质的表现,是一种更加坚定、更加高尚的爱国主义,是一种更值得颂扬、更值得崇尚的爱国主义。因此,实现中国梦与弘扬沂蒙精神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二、弘扬沂蒙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沂蒙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精髓的群体意识,曾在革命战争、建国初期的社会主文建设、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发挥了重要的精神支撑作用,2011年6月李长春同志到山东考察时曾指出,沂蒙精神“是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局面的真谛所在”并强调要“使之代代传承、发扬光大,成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沂蒙精神也必然发挥出强大的精神支撑作用。进一步弘杨沂蒙精神,对实现中国梦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一)弘扬沂蒙精神,有助于密切党群关系
         中国梦是党引领的体现人民利益的共同理想,是广大人民的热切期盼和美好向往,也是我们党近阶段的奋斗目标。正因为中国梦既是党的奋斗目标,又是人民的美好向往,所以需要党和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去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而沂蒙精神是密切而牢固的党群关系的结晶,是党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必然结果,是人民群众热爱党、坚定地跟党走的生动写照。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有助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使党的奋斗目标与人民群众的愿望有机统一起来,使中国梦深入人心,成为向一个中国人的美好愿景和前进方向,促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在沂蒙精神荫芽之时,山东党组织在群众工作中也曾走过弯路,遭受过挫折。抗战初期,山东党组织没能很好把握人民开始心向共产党这一历史时机,党员干部大多倾向于抓武装,注重与国民党上层和地方士坤建立良好的统战关系,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群众意识淡漠,群众工作薄弱。在日军数次残酷的“扫荡”中,建立不久的抗日根据地大部被分割或丢失,刚刚建立起来的脆弱的党群关系也被打碎。面对严重挫折,山东党组织痛定思痛、深刻反思:“没有发动群众为民主民生的斗争”,“群众未能感受到自己是主人,是执政者”。通过反思,确立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思想路线和政策措施,并深入贯彻实施,从而逐步建立起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抗日根据地才得以迅速发展。从这一历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党群关系密切与否,决定着革命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党什么时候牢固树立起群众现念并真正付诸实践,党就会赢得人民的全力支持,革命事业就会不断走向胜利。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弘扬沂蒙精神从某种意文上讲就是弘扬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为了进一步建立血肉相连、鱼水相依的党群关系,因为沂蒙精神就是密切的党群关系的生动写照。有了这种密切而牢固的党群关系,党引领、倡导的中国梦就会更加深入人心,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就会成为人民群众前进的方向,人民群众才会进一步坚定跟党走的信念,义无返顾地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英勇奋斗。
         (二)弘扬沂蒙精神,有助于凝聚人民力量
         习近平曾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里所说的中国力量就是中国人民的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13亿中国人共同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人民,必须汇集全国人民的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全国各族人民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只有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够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都显现出万众一心的巨大力量。特别是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同仇敌忾,谱写出一曲曲全力支前、共同抗敌的壮美乐章。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淮海战役期间我军参战部队总人数与支前民工总人数的比例为1:9。战役期间,80%多的作战物资是由支前民工用推车、挑担、肩扛等方式运输的,他们冒着枪林弹雨,战胜千难万险,将作战物资运抵前线,为夺取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难怪陈毅元帅曾深情的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是种什么力量?这就是人民的力量!
         弘扬沂蒙精神,就是弘扬沂蒙人民团结战斗、众志成城、无坚不摧的顽强精神,就是为了更好地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千难万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始终紧紧依靠人民、团结人民、发动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历史证明,团结和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根本所在,也必然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地围绕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只要心往一处想,劲住一处使,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必然汇聚成无坚不摧、势不可挡的巨大力量,这种不可战胜的磅礴之力,必将成为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的胜利之本、力量之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有了根本的保证。
         (三)弘扬沂蒙精神,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
         民族自信是指一个民族对自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及其发展前途的信心,是一个民族肯定的,积极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共同向往,而实现这一美好梦想则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正因为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所以更需要建立起民族自信,坚信我们中华民族有能力去实现伟大的复兴。自信缘自对理想信念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执著与追求。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唤起自信、增强自信,坚定自信、升华自信的发展史。自信既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争取解放的信念寄托,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内在定力,更是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的力量源泉。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趋于多极化,经济趋于全球化,价值认知趋于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更加严峻的挑战,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要实现中国梦、自信的意义更显重大与深远。
         在艰难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之所以爱党爱军、无私奉献,就是因为沂蒙人民坚信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全国人民一定能够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的解放,一定能够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沂蒙人民之所以艰苦创业、开拓奋进,是因为沂蒙人民坚信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能够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能够开创更加美好的新生活。正是有了这种坚定的信念,沂蒙人民才会在革命战争年代冒着枪林弹雨、不怕流血牺牲,参军抗敌、拥军支前,用乳汁救治八路军战土,用肩膀架起“火线桥”,“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正是有了这种坚定的信念,沂蒙人民才会在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不怕千难万险,用勤劳的双手战天斗地、艰苦创业,凭着奋发进取、改革创新的韧性,一举摘掉了贫困地区的帽子,在全国十八个连片贫困地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在革命老区首先崛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正阔步向小康社会迈进。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弘扬沂蒙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为了增强民族自信,就是为了使全国人民坚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有能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就给我们传递了一个十分明确的信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应该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自信出凝聚力,自信出感召力,自信出战斗力。沂蒙人民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都始终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坚信党领导人民军队和全国人民定能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我们今天经过了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成功地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时期,我们更应该增强民族自信,更应该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必定会实现!
         (四)弘扬沂蒙精神,有助于培育实干精神
         当前,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处于走向复兴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期。尽管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有一段艰苦的路程,还需要全国人民踏踏实实、长期不懈的努力奋斗,否则,就可能前功尽弃。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后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语重心长的话语,既是对我们的要求更是对我们的警示。伟大梦想的实现不是靠耍嘴皮子,而是靠脚踏实地、不懈努力,一句话:靠实干。
         沂蒙人民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发扬艰苦创业开拓奋进的沂蒙精神,用自己勤劳实干的双手,战天斗地,艰苦创业,不但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而且在全国革命老区中率先实现了整体脱贫,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建国初期,莒南县厉家寨原是个穷山村。1955年冬,这里的农民用自己的双手,苦干实干,削岭填沟,把1000多块零碎地块平整成70多块,约1520亩的“三合一”水平梯田,同时修建小型水库11座,11800亩荒山全部植树。1956年粮食平均亩产279公斤,比治理前增长4倍多,为此,毛泽东写下批语:“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充分体现了了当时中国几亿农民的实干精神。九间棚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沂蒙人民艰苦创业的典型之一。1984年,以刘嘉坤为首的党支部带领全体村民开始了架电、修路、整地、栽树的五年规划。1800多斤重的水泥电线杆硬是被九间棚人用20天时间抬到山上,还先后治理了2100亩山滩,整治450亩耕地;载植水土保持林8万亩。九间棚人从最贫困的起点起步,勒紧腰带搞工程,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经过6年的奋斗,投资23万元,投工10万个,奇迹般创造出新时期的典范,并逐步发展成为沂蒙山区最大、全国知名的农业科技园之一,成为全国“三农”的典型,科学发展的一面旗帜。这种典范具体地说就是:依靠自力更生,苦干实干,艰苦创业,完成了前人未能完成的伟大事业,这就是沂蒙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体现和升华——九间棚精神。
         弘扬沂蒙精神,就是为了更好的培育实干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不竭的动力。沂蒙人民正是靠艰苦创业、苦干巧干的实干精神,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一步步改变了沂蒙山区贫穷落后的面貌,率先在全国十八个连片扶贫地区中整体脱贫,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并继续描绘着大美临沂的宏伟蓝图。沂蒙人民的实干精神给了我们现实的启迪:只有真抓实干、不懈奋斗,美好的理想才可能变为现实。中华民族一百多年的奋斗史,也充分印证了实干才会成功。饱受西方列强侵略和欺凌的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才获得了民族的解放;靠着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才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鼓足“杀出一条血路”的改革勇气,我国的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才获得大幅度跃升。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走出苦难、走向辉煌,靠的不是幻想空谈,而是实干苦干。
         实干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注重落实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只会纸上谈兵而不脚踏实地,热衷形式主义而不求真务实,结果只能是误事乃至误国。战国赵括的“纸上谈兵”两晋学士的“虚谈废务”,都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历史教训。虽然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还需要持之以恒的苦干实干。我们进一步弘扬沂蒙精神,就是要发扬沂蒙人民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既要有民族自信,更要用实干兴邦的精神踏踏实实地奋斗。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下去,“中国梦”才能一步步从理想变为现实。
         综上所述,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就是为了充分利用沂蒙精神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挥沂蒙精神特有的感召力、凝聚力,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凝聚人民力量,增强民族自信,培育实干精神,使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去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系王纪明未经作者和本网站同意不得转载

鲁ICP备180394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