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沂蒙精神 加强道德建设(王志东)

发表时间:2018-11-08 10:04阅读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视察工作时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旗帜,是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文化支撑。当前,山东改革开放已进入关键时期,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道德模范工程建设,发挥在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形成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培育良好道德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方面的重要精神价值作用。
一、沂蒙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沂蒙精神植根于优秀的齐鲁传统文化,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成长和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山东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升华优秀民族文化品质,逐步砥砺形成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族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沂蒙精神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和深远影响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在历史上曾为山东乃至全国的革命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对于进一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思想上的重要启示价值和精神上的升华引领意义。
    沂蒙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在沂蒙老区的一种具体承载,由传统精神、革命精神、时代精神三大内容构成,是沂蒙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先进群体意识,是千万沂蒙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它秉承沂蒙优秀思想文化和革命传统,根植沂蒙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沃土,经过战争年代的洗礼,建设时期的陶冶,改革时期的考验,形成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深邃内涵,集中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思想理念信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和生动实践。
二、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文化消极现象问题不容忽视危害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目前,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了56万亿元人民币,居世界第二,精神文明建设、文化领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毋庸讳言,在思想道德建设、文化价值观建设方面,也存在着广大老百姓不能容忍、无法接受、难以原谅的许多不良现象,包括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理想丧失、娱乐至死、价值扭曲、低俗庸俗媚俗、冷漠淡漠、假冒伪劣等一系列不良现象,广大人民都感到非常揪心痛心难过,是呼声很高、关注度很高的社会问题,到了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和解决问题的阶段。
    从文化的功能来说,文化有多种功能,有认知的功能,包括认识世界、转播知识;有教育的功能,包括培育人、教育人;同时有精神的功能,包括引领人的思想、升华人的精神世界;当然也有娱乐功能,包括带来娱乐、休闲消遣等。由于一段时间以来,只强调文化的娱乐性、收视率,造成了社会领域中文化精神的缺失、道德的滑坡、理想信仰的丧失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说明文化的四种功能都不能偏废,单纯只强调一个功能,都会丧失文化的本真、文化的意义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需求。这也充分说明先进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也提出了我国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方向任务。
三、进一步弘扬沂蒙精神,坚持崇高道德理想信念的培育践行
    社会上之所以出现这样一些道德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上要更加坚持崇高理想信仰的培育,对先进文化精神的弘扬;在行动上,要进一步践行沂蒙精神,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做到以德润身、以德修身、以德赢身,经得起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复杂情况下的灵魂考验,才能做到古人所说的守身如玉、德润如玉。
    沂蒙精神集中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沂蒙精神体现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顾全大局、自我牺牲、公而忘私、勇于奉献的精神追求,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年代,都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开拓奋进的实践力量。我们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先进文化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全社会道德文化的建设,使我们的社会发展更加文明有序,每一个人的精神面貌都充实饱满,广大人民群众都幸福安康,在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建设中发挥自己的智慧力量,随着国家的不断强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实现自己人生的崇高理想。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王志东,未经作者和本网站同意不得转载)
鲁ICP备180394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