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识字运动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一)

发表时间:2021-09-20 13:25阅读次数:
        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扫盲运动。其中,沂蒙识字文化运动影响深远,以致于以识字班之名称谓当时接受识字教育的主要群体一一未婚女青年,且流传至今。
        沂蒙山区土地贫瘠,经济落后,文化教育不足。自古以来广大百姓守着土地种庄稼,少有念书认字的。抗战以来,八路军一一五师和山东省政府在这里开辟了抗日根据地。中共沂蒙党组织抗战伊始就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在发展初、高级小学的同时,还建立起了许多冬学、识字班、夜校、庄户学等多种多样的群众脱盲学习形式。据1941年3月《大众日报》记载,鲁中沂蒙区已有冬学600处,学员18462人;识字班225处,学员4500人,出现了“村村办学,户户读书,抗日救国,人人争先”的新气象,掀起了一个面向人民大众的新文化普及运动高潮。
        沂蒙战时识字运动是沂蒙精神形成的重要源头之一。就其历史贡献而言,它还是一场区域性民族解放运动,也是一场妇女解放运动。沂蒙识字运动还与当时农村经济紧密结合,形成了村民自助合作生产运动,与当时的政治建设密切联系,形成以妇女为主体的群众政治组织。就现实来讲,这场运动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也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一、今天农村同战时开根据地的共同情形

        1.中年妇女留守,青壮年男劳力缺乏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青壮男劳力进城打工成为主流形态。当人们把目光投向这里时,更多地关注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固然需要关注,但当今农村变迁中的另一种问题与情形是中年妇女在家留守,照顾老人抚养孩子,这种现象也较为普遍,值得人们加以关注与研究其中的机遇和挑战,以更好推进新农村建设。艰难的抗战岁月里,随着战争规模不断扩大,战事激烈程度与牺牲官兵数量的增长,沂蒙根据地大批青壮年男人直接杠枪打仗或离乡支前,村庄几成“女儿国”。
        两个特定历史阶段里,或者为了民族独立,或者为了国家繁荣富强,广大中国农民在中华民族进程中做出巨大贡献,中青年妇女独立担责,义无反顾投身家乡建设,在抵抗法西斯侵略与民族复兴中均做出了巨大牺牲。
        2.留守妇女文化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统计表明,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占该年龄段人口比为4.60%,女性文育占该年龄段文育人口的72.10%,七成女性文盲中,90%的文育分布在农村。在农村女性非文育人口中,大专及以上程度的几乎为零,绝大部分处于小学到初中文化程度区间。15岁及以上文盲率在晚清到民国时期高的惊人。晚清时期,中国文盲率高达九成以上,民国时期略有下降。从晚清到现在,文盲率飞速下降,但女性文盲率特别是农村女性文盲率仍旧居高不下。
        历史勇往直前,历史又循环往复。面对这种相似情形,新农村建设可以从这段历史运动与历史回忆中汲取什么样的“营养”来强壮自己呢?
二、沂蒙识字运动对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启示

        这里先从庄户学说起。1943年10月张建华在山东省菖南县洙边区刘家连子坡村创办的边干活边学习、把农民学员的教室搬到田间地头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受到当地村民的称赞,“合庄户人的心意,像个庄户学堂”,被农民群众称为“庄户学”。“庄户学”之名由此广为传开。此经验当时在山东全省推广,张建华因此被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授予“山东省教育英雄”称号,莒南县洙边区因此也被确定为全省教育实验区。
        “庄户学”起始于儿童教学,得到群众高度认可后推广至成人识字教育包括妇女班、民兵班、干部班等,“这些班根据群众的需要和劳动习惯,确定学习时间和形式”。总结“庄户学”的成功,有如下几点:一是勤俭办学,二是贴近群众、寓教于劳,三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四是识字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以上几点,最突出者或者该种模式的成功基点在于第二条——贴近群众、寓教于劳。对“庄户学”的研究一般抓住其中的“学”字,从教育角度或其目的角度加以进行,其实也要从“庄户”俩字进行,即从这种教育与农村生产劳动相结合角度进行,这是走进农民心中的教育,这是该种教育模式之所以成功的出发点与关键手段。
        “庄户学”遵从了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尊重群众首创与探索的精神与结晶,并由党和政府及时总结与推广开来。这对当今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了基本思路与工作方法上的借鉴。基层政府应该尊重农民的意愿,遵从农村实际,在经济政策出台与落实上,不搞一言堂,一刀切,不搞花拳绣腿,要实用也要适用。如当今许多地方进行的农村社区化工程,明显过火,明显不切实际,明显不受农民欢迎。
        18岁的张建华是滨海中学分配到洙边区(现洙边镇)的学生教师之一。最初他按照正规小学的做法,按时、集中上下课;照本讲课,按题作答。但旷课严重,效果不好。后来,张建华走出学校,跟踪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孩子要参加家庭生产劳动,根本没有时间长期待在学校里。于是他决定放下教学工作,到山坡、田间、河边和孩子们在一起,孩子干什么,他就帮着干什么,闲下来,就教他们学几个字。这种寓教于劳的方式很受教育者欢迎,学起知识来一点都不觉得枯燥。
        “庄户学”对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启示是政府可以反其道而行之,通过组织留守妇女接受教育,并以此为手段把这种教育组织架构导向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创办“庄户学”时,张建华把孩子们要做的农活编成小组、,安排了劳动和学习时间,天气好就在地头山坡学习,下雨天就回教室读书。张建华及其他学生教师们渐渐熟悉并习惯了村里生活、,跟农民一起横草、类、种地,在参加生产劳动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在今日农村、年头忙到年尾、主要劳动力多为中青年妇女,不论技术上还是精力上都难以实现精耕细作、规模种植。组织起来接受叫的妇女群体,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可以以班组为单位,兼具生产或经济功能。实现留守妇女文化教育与经济建设上紧密结合,双项丰收的累聚功效。

未经本站同意不得转载
(关键字:党性教育、沂蒙党性教育、临沂党性教育、党性教育基地、沂蒙党性教育、党性教育培训、党务工作者培训、干部培训、干部学院、干部教育基地、干部教育课程、红色教育、红色教育培训、沂蒙红色教育、临沂红色教育、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教育、国企党建、国企培训、机关党建、红色培训、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沂蒙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遵义干部学院、党校、临沂市委党校、人大培训、政协培训、统战培训、公安培训、检察院培训、法院培训、工会培训、统战培训、主题党日活动)

鲁ICP备18039494号-1